专家解惑:孩子到底能不能打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11-24】当孩子犯了严重错误,其他教育方法又难以奏效时,家长往往想打他一顿以示惩戒,可又担心这样会伤害孩子。医学心理学专家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挫折是难免的,“打”对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锻炼,但家长务必了解,打是为了教育,要分时机,要有分寸。
作为家长,我们常常面临着一个难题——当孩子犯错时,是否应该通过体罚的方式来惩罚他们?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许多家长,也让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们深思。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王丽敏认为,每个孩子的心理素质不同,每个家庭的教育方法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家长观察分析哪种教育方式更能引起孩子对错误的反思。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偶尔使用“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呢?
首先要说明的是,打对孩子肯定有不利的方面,但有些时候,不打实在是不能引起他们对错误的重视。眼下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得到太多的爱,心理承受能力很差,有的孩子稍有不如意就离家出走,有的遇到一点困难、挫折就悲观失望,甚至自杀。孩子总是要长大的,终将踏入社会,遇到困难、挫折是难免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打”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压力,它对孩子的心灵和意志都有一定的锻炼作用。但是,家长必须明确,打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而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进行自我反省的一种手段。
当然,对于“打”这一教育方式,家长需要掌握一定的原则。首先,一定要确保这是万不得已时才采取的教育方法。其次,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再者,不能打得太狠,起到教育作用立即停止。最后,打后的教育要跟上,待孩子平静下来后,让他说说对父母的想法,要让孩子心服口服,吸取教训,以利于今后教育。
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个具体的例子。假设一个孩子在学校里经常欺负同学,老师和家长已经多次警告,但他依然屡教不改。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能会考虑使用“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然而,在实施之前,家长需要思考清楚,这样做是否真的能够帮助孩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愿意改正自己的行为。
如果家长只是因为一时的愤怒而对孩子动手,那么很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甚至加剧他的不良行为。
因此,家长在决定是否使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时,一定要谨慎行事。同时,也要注意到,每一次的体罚都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旨在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而不是简单地宣泄情绪。在实施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让他们明白为什么会被惩罚,以及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每一位家长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时,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智,选择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虽然有时候可能不得不采取一些严厉的措施,但我们始终要记得,我们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出一个更加优秀的孩子,而不是仅仅通过惩罚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