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重庆家教
当前城市:重庆 [切换其它城市] 
cq.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重庆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重庆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重庆家教网 > 家长加油站 > 孩子东西被抢,是否一定要帮他拿回来?

孩子东西被抢,是否一定要帮他拿回来?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17-12-14

01

闺蜜跟我讲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发生在她家毛毛刚3岁多点儿的时候。

那天,她家奶奶带着毛毛在小区里玩儿。

在一棵树下,毛毛捡到一根树枝,上头缀满了有些枯黄的小花。

正当毛毛陶醉地欣赏自己的新收获时,一个差不多年龄的小女孩走过来,一把夺走他手里的树枝。

毛毛要咧嘴哭,奶奶立刻安慰说:

没事没事,就是一根枯树叉儿,XX姐姐拿过去玩一下,大方点儿啊!

嗯,没错,闺蜜家跟小女孩家是认识的。

奶奶碍于情面,同时也是觉得一根树枝的确太微不足道,于是忙着安慰自家孙子,去地上重新又捡了一把树枝。

然而看着奶奶手里的成果,毛毛都摇头。

他只想要回被夺走的那一根。

毛毛的眼睛,死死盯住女孩的手。女孩妈妈开始批评女孩:

快还给弟弟,你这样不乖啊!

女孩不听。

不仅不听,她还一本正经地对毛毛说:

你别难过了,我就玩一下,好朋友要分享啊!

这话一出口,旁边的大人都听乐了,甚至还有人夸这个孩子聪明。

就在这个这时候,闺蜜从外头回来,正看到自己的小家伙一脸委屈,想哭又不敢,呆呆地站在那里。

了解了情况后,闺蜜二话没说,就微笑着走到女孩身边,很轻松地就从女孩手里拿回了那根树枝,说:

宝贝,这是弟弟的东西,不是你的。

女孩先是一愣,然后哇地大哭起来。

女孩妈妈面露怨色,手忙脚乱地去哄孩子。

旁边的一众人看傻了眼,都不说话了。

孩子奶奶有些尴尬地打圆场,同时责怪自己儿媳妇儿:

你这么大人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

闺蜜忍着一肚子火,似乎是对那女孩妈妈说话,也似乎是对身边看热闹的一众人说:

对不住啊XX(女孩名字)妈妈,我只是想让孩子们明白,该是谁的东西,就是谁的,这是个基本法则。如果谁力气大东西就归谁,谁弱小谁活该,那这个世界不就黑白颠倒啦?

然后就带着儿子扬长而去。


02

后来,闺蜜跟我说:那女孩妈妈如今遇见我了基本都绕道走,可是那又怎样呢?

我则听得哈哈笑,对她着实佩服得紧。

我们都觉得,孩子还小,一根枯树枝这样的东西,实在太微不足道。

我相信,很多父母会像毛毛奶奶一样去打圆场。

然而,对孩子来说,对方抢走了我的树枝,跟抢走了我的玩具,破坏了我心爱的宝贝,甚至随意入侵我的界限,践踏我的权利,从本质上说是一样的。

当大人轻描淡写地说出“没事没事”,对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其实是在跟孩子说:

你这根本不算事,你不该这么难受,你难受只说明你太小气了。

简言之,你生气是不合理的。

说到底,这是在教孩子:被侵犯时,你得忍着。

这是人为制造的权利的不平等。

总是这样被对待的孩子,他们很容易在人际冲突中失去反击的勇气。

比如一个朋友家前不久刚遇到的事。

那天,她老公带兄妹俩去游乐场玩儿。仅仅离开了一小会儿,再回去,发现妹妹哭得稀里哗啦了,脸上和手臂上,都是指甲的挠痕,还有破皮、流血处。

打人的小孩已经走了,孩子爸也就索性带孩子回家了。

朋友却按捺不住满肚子的火气。

她问妹妹,2岁多点儿的妹妹根本表达不清。

于是改问当时唯独在场目击全程的5岁哥哥:你看到有人打了妹妹吗?

哥哥:看到一个弟弟抢妹妹的铲子,妹妹哭了,跟弟弟打起来了。

妈妈:你有做什么保护妹妹吗?

哥哥:我去告诉小弟弟的爷爷奶奶了。

妈妈:你为什么不当时就把那个弟弟推开?

哥哥:弟弟也很小,我去打他推他,他也会哭。

朋友急了,嗓门也不由得提高了八度:不管他是不是小,他在打人,不管打妹妹还是打你,你都应该反击!

哥哥被吓到了,他一脸委屈地答:可是打人是不对的,玩具就是要分享的……

说完哇地哭了起来。

朋友傻眼了。

哥哥刚刚说的话,不就是自己平日对他反复强调的话吗?

每当妹妹去抢哥哥的玩具,乱动哥哥的东西,哥哥不乐意的话,妈妈都会教育他:

妹妹那么小,你要让着她呀。

不能打妹妹!打人不是好孩子。

这个玩具妹妹只是玩一下下,马上就还你,你要做个爱分享的好孩子啊!

……

是的,是她亲自教会了孩子:

东西被抢了、被欺负了,有情绪、发脾气甚至反抗都是不对的。

于是遇到冲突时,这个小孩他会刻意压制自己。

也因此,他往往最委屈、也忍得最辛苦。


03

所以,如果孩子的东西被抢了,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的孩子还很小(5岁以内),他手里的一个玩具,一本书,一只皮球,抑或只是一片从地上捡来的树叶子被抢走了,

如果他可怜兮兮看向你,你会碍于面子安慰孩子,还是干脆帮孩子要回来?

答案当然是后者。

  • 物归原主,首先可以教会抢东西的孩子:

谁的东西归谁,这是人际关系中最起码的界限。

一个小小孩子抢别人的东西,乍一看是无关紧要的。

比如闺蜜儿子遇到的那个小女孩,看起来伶牙俐齿,甚至你还会觉得可爱。

但如果等长大了这个孩子再抢了别人的东西,仍然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那么事情就不再会有趣可爱了。

这样的孩子若习惯了被满足,那么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有人拒绝她,她很可能无法承受。

他们长大后,也容易因为不懂尊重别人和别人的界限,而遭遇人际关系上的困境。

需要提醒的是,对待抢东西的小孩,大人的干预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上。

3-5岁孩子,如果你觉得他做得不对,你一定要帮他从行为上去恢复到对的状态,而不是仅仅告诉他,他不对。

这个年龄,孩子的理解能力很有限,一句两句轻描淡写的语言说教很难真正奏效。

所以,别以为你的孩子会抢东西、看起来够厉害,甚至还占了小便宜。

殊不知,当你默许孩子越界行为的时候,你和孩子同样是输家。

  • 物归原主,更能教会被抢东西的孩子:

我们其实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很好地保护我们自己的权益。

哪怕是在多子女家庭,该是哪个孩子的东西,就归哪个。

如果家里老二太小,哭闹着想玩老大的玩具老大却不肯,这时最好的办法,不是教训老大,逼他分享、出让自己的界限,而是抱走小的,转移小宝宝的注意力。

知道一直要求孩子忍让,最要命的后果是什么吗?

是一旦遇上校园霸凌,他们基本就没跑了。

从这个角度说,父母通过言行亲自告诉孩子:你不必退让,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如果一个孩子在父母的权威强压之下,早早习惯了隐忍和服从,甚至讨好,那么当他遭遇霸凌之时,他的概念里是没有“反抗”二字的。

甚至连求助可能都不会有。

他会下意识地认定:表达是没有用的,反抗也是没有用的,我只能默默承受。

若一个孩子总被校园霸凌者“欺负”却无力回击,那么很可能他已经在自己的家里,被自己最亲的人,“欺负”过百次千次了。


04

无论是任由孩子东西被抢而不作为的父母,还是默许孩子抢东西的父母,其实都犯了一个相同的错,那就是界限模糊。

父母界限模糊,孩子没法真正过得自在。

有界限的家庭,才能真正养出懂得保护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知道分寸的孩子。

何为有界限的家庭?它一般会有以下特征:

有爱的。民主的,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再往细一点说,这个家庭应该是这样的:

不强迫孩子分享。

不随意处置孩子的所有物。

鼓励孩子用语言说出自己的需要。

当孩子觉得不舒服,允许他理直气壮地说不。

接纳孩子的坏脾气,不害怕孩子的负面情绪和感受。

尊重孩子的界限;不以爱的名义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

保有父母自己的底线;不因为爱的缘故,一味服从孩子。

上述最后一点最重要,也最难做到。

因为难,才更要我们去努力。

父母自己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必要的界限。

父母是有界限的父母,孩子也才能够有空间去发展属于他们的力量。

还是《破产姐妹》中的MAX说的好:


习惯了屈从父母和他人的孩子,他只会把自己过得越来越卑微,却很难学会真正为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人生负责。

真正被父母尊重的孩子,他走上社会,才有能力对糟糕的、坏的事情说不。

他才懂得珍视自己,以及自己的需要。

也才真正不惧怕,不讨好,不卑不亢,真正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

你愿意自己的孩子,拥有哪样的人生?

-更多-

最新教员

  1. 刘教员 重庆工商大学 国际商务
  2. 黄教员 广东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
  3. 黄教员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4. 王教员 重庆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5. 蒋教员 重庆理工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
  6. 周教员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
  7. 刘教员 重庆大学 电气信息类
  8. 胡教员 四川农业大学 会计
  9. 向教员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